我从小就没有父母是自己靠山的想法,也没有家是自己港湾的想法。所有的事情我都是自己想办法去解决,而且我一直想着自己终将要去远行。
我很少牵挂着谁,在我去非洲的两个月里,我沉浸到了观察黑猩猩的惊喜里,没有一分一秒牵挂过父亲和母亲。因为我觉得他们都将很好,会自己照顾好自己。
我喜欢回忆,但不喜欢怀念。我会回忆一些快乐的时光,为自己曾经拥有的感到高兴。但是我并不会去怀念它们,因为我要去追逐前面的梦想。
我和睿灵从洞穴群中出来后,将我们的经历和感受,以及谈论到的一些东西,告诉了大家。大家一方面觉得非常的突然,我们怎么没说一声就自己进入洞穴群了呢?另一方面大家又为我们思考到的一些新东西,感到十分的高兴。特别是嘉晴,她对于我在洞穴群中静坐时的感受很感兴趣,约我今天下午到上次救鸟宝宝的地方玩一下。她说那里的野菊花现在正开得灿烂,我们可以一边采野菊花,一边聊一下天。
后天就要开学了,不过我对开学的事情没有什么担忧。因为学习的时间只是在每天的上午,而且学习的内容我也不怎么反感。午饭之后我就出门了,时间有一点早,不过我想着早一点出发也好,可以到四处去看一下。
温煦的风在天空中吹着,阔叶榕的大叶片垂挂着没动,洋紫荆的心形叶片在轻轻地摆动,凤凰木的小叶子在轻轻抖动,垂柳的枝叶则被拽动了起来。
一个举着的使君子枝条,是永远不会被风雨吹打下来了,因为它已长成了木质部。虽然它将永远不会再攀缘到什么物体了,但是它已成为了一个支干,永远地竖立了在天空中。
一颗海芋的苗芽,从一棵芒果树下长了出来。在这里密不透风,一点阳光也没有透进来。其它的苗芽都没有长出来,为什么海芋长了出来呢?它一定是将芒果树当成了妈妈,在妈妈的呵护之下,不需要吸收太多阳光。只需要跟着妈妈,安安心心地做一棵小树苗就好。
一只小蜜蜂,则在雏菊上采着花蜜。我要走过去,不知道会否惊扰了它。我等了一下,但还是决定走过去。我走过去之后,回头发现小蜜蜂不见了。不过我找了一下,发现它在不远处的另一棵雏菊上。小蜜蜂并不怎么惧怕于我,它知道我不会伤害于它。小蜜蜂与世无争,不会去攻击任何人,甚至是食草动物要吃的树叶和草叶,它也不会去吃。它只吃一些花儿的花粉花蜜,有谁会当它是敌人呢?
我走到了驻地边缘的一个拖车旁,发现一个纸箱的旁边有一只母猫和它的三只小猫。是那一个好心人,看到这只母猫要生孩子了,于是拿了这个纸箱给它。这只母猫,有着黄色中渗出了几片黑色的皮毛。它的三个儿女,只有一个继承了它的毛色,另外两个都是黄色的。这只母猫,好像非常的缺睡。它缩成了一团,眯着眼睛在打瞌睡。又不时地努力睁开眼睛,看看自己的儿女怎么样了。当它爬了起来之后,那只继承了它黄黑毛色的小猫,便马上从藏匿处跑了出来,与它去亲近了一下。两只黄色的小猫,则一直都在打闹着。一只黄色小猫,好像作弄了另一只黄色的小猫,跳着逃跑了。它跑到了一个垃圾铲里,还伏了下来隐蔽着。被作弄的黄色小猫,则挺直了身子,一副凛然不可侵犯的姿态。然后它追了过去,似乎是想要报仇。当它到了垃圾铲前,忽然发现了那只小猫,于是猛地挥舞起了爪子,它们便扭打了起来。但是它们更加多地像是在玩耍,而不是要去真的伤害对方。它们会将爪子轻轻按在对方脸上,或者用牙齿抵在对方的脖子上,以此作为一种胜利。它们也许是在练习,这一种捕杀的技巧。它们真的是在练习,而且是无时无刻的。它们走上了几步,也会忽然匍匐下身子,假装前面有个敌人。它们是这么灵巧,相比之下,人类的幼儿则笨拙多了。也许是大家练习的内容是不同的吧!小猫练习的是捕杀,小孩子们练习的是唐诗三百首。那只黄黑的小猫,显然跟母亲更加亲近。母亲跑到哪里,它都要跟着。并且常常用身子去挨近一下母亲,以此表示亲昵,以及寻求安慰。它还具有探索精神,跳到了一个架子上,将什么东西都探索一番。最后它找到了一根塑料绳,并且去轻咬这根塑料绳,看看咬上去会是怎样的。这只小猫又围绕着母亲转来转去,让母猫也童心大发了起来。但是它关心的不是其他的什么东西,而是小猫的尾巴。小猫的尾巴,不知道有什么问题。这只母猫一直追寻着小猫的尾巴,轻轻地咬一下,或者是轻轻地舔几下。
我走出了驻地,遇到了一个小杂树林。这些小杂树,长得那么高,而且它们的树干是这么苗条。在下面没有什么枝叶,只是到了树顶才有了一些枝叶。它们便这样相互簇拥着,让自己不会被风吹倒,长到了这个高度。
它们肯定是由松树进化而来,松树这样一个树种,它们是由蕨树进化来的。海藻向大陆进军,进化成了蕨类植物,蕨草又进化成了蕨树。蕨树这种古老的物种,却一心想着长高。它们的理念是,一片枝叶叠着另一片枝叶去长高。这种枝叶的堆叠,最后进化成了树干的垂直生长,进化成了松树。这种原始的松树,它们便遍布了整个陆地。
我走到了溪流旁边,发现在湍急的水流里,小鱼们在挣扎求存。它们一边与激流搏斗,一边还要觅食。一条竹杆竟然给了小鱼们一个家,这条竹杆只有一米多长,有一端搁在了岸上,剩下的漂浮在了水里。但就是这根竹杆,阻挡了水流,让水流稍稍平缓了一些,小鱼们便在这个竹杆后面安了一个家。犹太人民千辛万苦找到了耶路撒冷,把那里建成了家园。而小鱼们太过微小了,一条竹杆也成了它们的一个家。
我走到了水流平缓一些的地方,发现靠近岸边的一个水滩上,有两条小鱼在里面游着。它们还游到了水面上来,吞食着一粒一粒的尘埃。而水面上也有着这么多尘埃,供小鱼儿们来食用。但是这两条小鱼不知道为什么这么匆忙,它们仿佛在执行着任务,一边向着前面赶去,一边吞食着尘埃。还一边查看着身边的水域,看看有没有特殊的情况。
在这一片的水滩上,有着许多的枯枝枯叶。另一群小鱼也在这里觅食,这群小鱼明显快乐很多,身体也稍稍胖一些。它们转来转去,身边都是食物,枯叶上、枯枝上、新鲜叶片上,都是食物。它们发现了稍稍远一点的食物,又会欢快地摇着尾巴游过去。这一群小鱼的DNA,以后就会变得不同了。因为它们更加的快乐,时时刻刻在拥有众多食物的快乐之中,还常常有发现了美食的惊喜。一群快乐的小鱼,它们肯定要善良一些。一群艰难觅食的小鱼,残忍性肯定要多一些。
我想到了,一个社会应该公正和宽容,这样人民才会有安全感。理想社会是可以包容不同意见的,不同的意见不仅可以拿出来辩论,而且还可以各自坚持自己的观点。人们还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,以及保有自己努力得来的生活资源。只不过理想的社会,因为拥有了非常大的资源,就可以去福荫和帮助绝大多数的穷困弱势群体,让他们可以拥有生活资源以及各种娱乐方面的享受。而且还有许多可行的措施,让他们去提高自己能力和素质,为社会创造财富。
我又很担心,那些执行软法律的阿姨们,她们不能将正确的道理向小野兽们讲清楚。我觉得那些阿姨们,最需要讲清楚的是,这个社会希望每一个小孩子都幸福快乐,拥有多姿多彩的生活。会以非常宽容的态度,来接受小野兽们的创新观点。但是一个小孩子,最重要的就是不能伤害别人。无论是用匕首,还是用语言,无论是在金钱上、肉体上,还是情感上,都不能够去伤害别人。一个小孩子,应该去追求自由,但是这种自由是建立在不伤害别人,不妨碍别人的基础上。
这一些,我也将放入这一期的《雁队评论》中,不过我知道许多的人将不会欣赏我们的看法。他们自己本身错了,看到了我们的新言论之后,肯定会马上跳起来维护自己。找出千百万条理由,以证明我们是错误的,是多么的不切实际。假如我们的声音稍稍大一些,他们就会冠上一个空想主义思想家的大帽子给我们。除非是一些很能够接受别人意见的人,他们才有可能接受我们的思想。
我在水滩边磨蹭了一下之后,就径直向着大湖边上走去了。到了大湖的边上,我向四周张望了一下,发现嘉晴还没有来。在这个午后,时间仿佛停止了。雏菊安安静静地盛开着,茑萝松开出了热烈的小红花,莲花则静立在了水中。一些蔓生花收闭了起来,不知道是它们凋谢了,还是在午后休息一下。
我看了一下,自己为红嘴相思鸟亲手做的巢。这个比一般红嘴相思鸟巢大好几倍的鸟巢,依然完好地固定在了枝桠上。这样一个有屋顶的鸟巢,应该可以为鸟宝宝一家提供一个比较舒适的生活了。
这时,鸟爸爸和鸟妈妈先后从巢里飞了出来,落到了旁边的树枝上。它们胖乎乎的,色彩艳丽,非常的可爱,在身后还有一个燕尾服式的尾巴。只见它们相互整理了一下羽毛,就飞到远处觅食去了。
这时,我忽然听到背后“嗖”的一声,然后传来了一句“锐风,你来了!”
我回头一看,嘉晴已经站在了离我十多米远的一棵细叶榕下。
我说道:“你怎么老爱吓人一跳呢,你是从哪里冒出来的?”
嘉晴笑着说:“其实我早就来了,刚才只是在树上静修而已!”
我惊奇地说:“在树上静修?”
嘉晴笑着,露出了雪白的牙齿:“对,我常常会来看一下鸟宝宝,发现这一棵细叶榕对我非常友善。”嘉晴指了指头顶上的细叶榕“它在不高处横伸出了这个树干,让我可以坐在上面静修。”
我也笑着说:“你与这棵细叶榕,还达到了人与自然的最和谐关系呢!”
嘉晴笑着说:“确实如此,我不能帮助这棵细叶榕,这棵细叶榕也不需要我的帮助。但是这棵细叶榕却为我提供了一个容身之所,这棵细叶榕这么巨大,我坐在上面也丝毫不会影响到它。”
我爬上了那个树干,坐在了上面,发现确实很适合静修。我坐在树干上,碧绿的叶子笼罩着,棕红的根须垂在了身边。在这里可以看到湖水,还有湖水里的水草。风吹过时,棕红根须徐徐舞动,下面的水泻也在轻轻摆动。而阳光也照射在了湖面,将它的光线映照着我。
我向树下的嘉晴喊道:“这里确实不错呀!在这一个空间中,得到了阳光的折射,我变成了另一个人,拥有了另一种思想。”
嘉晴向我喊道:“你发现精灵施展的魔法了吗?”
我看了一下四周,感觉坐在这里非常的舒服,但是并没有发现一些令人窒息的美,或者是什么空灵神秘的气息。
为了讲话方便,我从树干上跳了下来。
我问嘉晴:“精灵施了什么魔法呢?”
嘉晴微笑着说:“这里湖水碧绿,各种的精灵都会在这个湖面上施展魔法。一条一条的鱼精灵,她们游到了湖面上,轻摇着尾巴,在湖面上吐出了一粒一粒的钻石。它们闪着银光,一粒一粒破碎了。但是新的一粒一粒钻石,又被鱼精灵吐了出来。而风精灵也常常来到这里,她经过了许多转折,拐了许多个弯,来到了这里。她在湖面荡起了涟漪,用魔法棒在涟漪上划出了一个一个银火。银火随着涟漪向我荡漾,飞入了我的心里,成为了我内心中的一个影子。有一次,风精灵带着她的姐姐们一起来到,在湖面泛出了一大排的涟漪。点点的银火是多么辉煌,发出了最为闪亮的光芒,晃动出了最为炽热的形态,流离在了所有的树叶上,久久地没有熄灭。”
我们坐到了大湖边上的树荫之下,我笑着说:“那真是太美了!而且湖面的波光,却将无数变幻的光影,映照在了我的身上,激发了我的每一个细胞!不过你在树上面,修炼着一些什么呢?”
嘉晴笑着说:“慈爱之心呀!”
我高兴地说:“慈爱之心?这太好了!我觉得每一个真正智慧的人,内心之中都有一条神秘的琴弦,那就是爱的琴弦。”
嘉晴微笑着说:“你也同意慈爱之心可以修炼吗?那根爱心的琴弦拔动得越多,一个人就越有爱心了吗?”
我说道:“我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,但是如果慈爱之心要自然流露的话,那么我们就不能够刻意去做一些被人们认为是慈爱的行为。不过我倒是希望慈爱之心是可以修炼的,如果能够通过某一些的练习,让一个人更有爱心,那当然再好不过了。”
嘉晴笑着说:“那么你的慈爱之心,都是自然流露的啰?”
我想了一下说:“认真思考一下,慈爱之心并不一定要自然流露。一只野鹿,拔动了我内心之中爱的琴弦,一只流浪猫,也会拔动了我内心之中爱的琴弦。但是,我希望每一片绿叶,都可以拔动我内心中爱的琴弦。让我去追求世界和平,每一个人都幸福快乐,每一个人都更加智慧,每一个人都更加有爱心。”
嘉晴又笑着问我:“你好像对小动物们,有着特别的关心呀?”
我说道:“我有着一颗跳动的心,所以会去关爱小动物们!”
嘉晴笑了起来“谁没有一颗跳动的心呀?”
我笑着说:“也许我的那颗心,是与小动物们一起跳的。”
嘉晴笑着说:“确实,当鸟宝宝的巢从天上掉了下来,我们的心都跟着跳动了!”
我说:“你常常来看望鸟宝宝们,它们现在怎样了?”
嘉晴微笑着说:“鸟宝宝们很好,它们长大了许多。我听别人说,用胡萝卜喂食,可使它们的鸟羽变得更加漂亮,于是就常常带一些胡萝卜来给它们。”
我笑着说:“它们虽然是短脖子,但是羽毛非常的华丽,翅膀上好像还有一抹彩虹。”
嘉晴惊喜地说:“你也喜欢彩虹吗?”
我说:“我小时候会向着彩虹呼喊,以为它会答应我。后来我知道彩虹是十分古老的,许多的时间流淌在了它的上面。”
嘉晴笑着说:“这个世界上,应该有一个会回应小孩子的彩虹,不要让小孩子们愿望落了空,而且还会是一个很热门的旅游景点呢!”
我笑着说:“这个彩虹的项目,应该建设在哪里呢?”
嘉晴笑了一下说:“应该在一个风景优美的郊野,当人们在徒步浏览时,忽然走到某个山口,发现对面有一个彩虹。当小孩子们大声呼喊时,那个彩虹就会发出回声。”
我说道:“我知道有这种技术,只要将这个彩虹建成一定的形状,向它呼喊就可以发出回声。”
嘉晴说道:“是的,只要找到一个合适的地方就可以了。”
我又问嘉晴:“对了,你是怎么想到要修炼慈爱之心的呢?”
嘉晴把长发拨了一下,笑着说:“小时候我很调皮,我妈为了让我那颗像野马一样的心可以安定下来,特意将我送到印度的一个佛教瑜珈大师那里学习了三个月瑜珈术。后来我觉得慈爱的内心,也应该可以通过某种方式修炼得来。以前我一直都是在家里面练的,发现了这棵大树之后,我就到了这里来炼。”
我说道:“我知道瑜珈远早于佛教,但是在佛教里也有修炼瑜珈,释迦牟尼就是一个瑜珈高手。你修炼瑜珈,觉得有效果吗?”
嘉晴笑着说:“瑜珈中说的,可以创造与真神相会的至高境界,这当然不是真的。但是瑜珈确实可以让人的内心回复平静,让人的眼睛、肢体和意识和谐相处。我现在慈爱之心的修炼,并不是完全采用瑜珈术,而是结合了一些自己创造的方法。”
我笑着说:“你的方法是怎样的呢?”
嘉晴笑着说道:“我主要是禅定、调息和调气为主。”
我说:“我在洞穴中静坐时,思想完全停止了,身体感到十分的舒服和快乐。一个人感到十分的舒适了,对自己的内心肯定是有帮助的。”
嘉晴说道:“瑜珈的修炼,更多地是强调一种与自己的相处。而我的修炼则更多地是希望,在一种悠扬舒缓的感觉中,让自己的慈爱之心可以慢慢提升,可以久久地萦绕在了我的心中。”
我笑着说:“这里环境优美,我在这里每时每刻都非常开心,这对于修炼慈爱之心肯定很有帮助。而洞穴群中一片的黑暗,异常的宁静,那么我修炼的应该是智慧之心了。我们的慈爱之心和智慧之心合起来,不是肯定可以大有所成了?”
嘉晴的眼神清澈透明,包含着一些非常美好的东西。她笑着说:“希望是这样吧!希望我们可以帮助这个人类世界吧!”
我又说道:“不过,我对静坐和禅定,也有自己的看法。我觉得静坐和禅定,更加多地是一种完全的休息。但是休息有很多种,坐、躺、散步都是休息,甚至跑跑步也是休息。”
嘉晴说道:“这当然是一种休息,让内心从浮躁中回复平静。”
我说道:“其实呼吸本来是不用去管的,当我们内心浮躁的时候,呼吸肯定会加速和不畅,所以我们用意念去调气和调息,肯定可以让我们平静下来。”
嘉晴笑着说:“我希望自己的修炼是一种对心灵的认识和控制,首先达到一种和谐宁静的状态,之后慢慢提升慈爱的内心。”
我又说道:“修炼时的坐姿,应该是很重要的。修炼时的调气和调息,也是很重要的。这是否一种静止的广播体操呢?我们表面上坐着没动,但是整个身体的内部都在运动着。而且是否在这个过程,我们的意念专注到了调气和调息里,于是就将烦恼忘掉了呢?”
嘉晴微笑着说:“确实是如此,有一些高僧做什么事都会非常专注,专注地吃饭,专注地走路,专注于每一步的迈步、抬腿、落腿和触地,这样的话就可以避免被烦恼侵袭了。”
我说道:“佛教是要帮助人们解脱于痛苦,所以释迦牟尼思考人生,想到了‘世事无常’这个生命的规律,来安慰于人们。另外在呼吸和吐纳的过程中,以及在诵念经文的过程中,人们惊喜地发现,自己没有去想烦恼的事了,内心感到非常的宁静,感到了一丝丝的快乐,于是就非常的惊喜。”
嘉晴说道:“确实如此,人的注意力到了各种呼吸和动作上,各种令人烦恼的思绪就被清除了。”
我笑着说:“很多念头断了,烦恼就消失了。人们本来有许多贪求,但是又求而不得,所以就非常痛苦。假如没有了这些念头,痛苦和烦恼就消失了。”
嘉晴笑着说:“所以佛教里非常重视不贪婪。”
我笑着说道:“我对财富和权力,思考得特别的透彻。财富是许多的金钱,可以换来各种的物质。我需要的不多,所以不需要很多财富。权力是一种力量,是可以指挥很多的人和物资。但是我追求的是思考到伟大的理念,如果这些理念足够伟大,我不需要权力,人们也会来了解这些理念,并且按照这些理念来做。”
嘉晴笑着说:“怪不得你没有什么烦恼了!”
我也笑着说:“其实我们正视烦恼的事情,将烦恼的事情想得清清楚楚,也可以解除烦恼。我们可以思考清楚,自己的状况是怎么样,自己贪求的是什么,很多的东西是不必要的。又或者我们追求的是人类可以进步,但是很多的客观因素造成人类无法快速地进步,我们也不应该去烦恼,而是慢慢去找到方法,让人类或多或少可以进步起来。即使是我们得了癌症,将不久于人世。我们也可以想到,烦恼也是没有用的,倒不如高高兴兴过好余下的日子。看看是去旅游好,还是吃一些美食好,还是去看望一下亲人朋友好。”
嘉晴歪了一下头,笑着说:“这让我想到了,人类有贪婪和行善两种心理。”
我笑道:“贪婪心理的满足,可以是偷窃、抢劫、开设企业。常人的观念是,他是他,我是我,他的快乐,他的痛苦,都与我无关。而拥有慈爱之心的人,则会去关心别人的情况,关怀别人的感受,给予人们帮助。”
嘉晴笑着说:“我修炼的慈爱之心,就是去关心、关怀和关爱,各种各样的人和各种各样的生命。”
我笑着说:“这是一个有缘和无缘的问题,有一些是有缘人,如亲人、朋友、同学,有一些是无缘人,如不认识的人。拥有慈爱之心的人,可以突破有缘无缘,除了能够关爱有缘人,还可以关爱无缘人。甚至是对动物和植物也去关爱,无限地关爱一切的生命。其实,所有的人都是有缘人,所有的生命都是有缘的,大家是在同一个星球,大家同是人类,大家同是生命。”
嘉晴笑着说:“你不是已经到了‘般若波罗密多’的境界了吗?”
我开玩笑地说:“我的极大智慧,已经到达彼岸,可以度一切苦厄了吗?”
嘉晴哈珨笑道:“这不就是观世音菩萨的愿望吗?”
我说道:“观世音菩萨的名号是‘观自在’,这也是他修行的方法和目标。我在洞穴中静坐时,真的有一种‘照见五蕴皆空’的感觉。不过,我觉得自己并不贪求这一种感觉,我很快就从这种感觉中跳离了出来。我觉得自己不需要熊熊燃烧的感觉,或者是非常的清凉宁静的感觉,又或者是闪耀着光芒等类似的感觉。我情愿去做一些事情,与朋友交谈一下,与朋友一起去爬爬山。”
嘉晴笑着说道:“那么你其实是否定静坐和禅定的修炼了?”
我笑着说:“并非如此,每一个人的情况是不同的。有一些人有着许多的烦恼,或者日常的工作太过的繁忙,他们进行静坐和禅定的修炼是再合适不过了。静坐和禅定的一个很大的目的,就是为烦恼的人寻求解脱。或者是在修行的时候,可以感受到快乐。我只是不太向往这种快乐,只是更加喜欢交谈和爬山而已。”
嘉晴又笑着问我:“我想通过禅定这样的修炼,以提升自己的慈爱之心,你认为可以吗?”
我笑着说道:“我认为,这肯定是可以的,观世音菩萨的《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》肯定不是凭空而来,观世音菩萨肯定是在修炼的过程中感到内心异常的宁静和快乐,而由生了对世人的关爱和关怀,他对世人的爱异常的深厚,难以离弃,因此才写下了这部心经。想将自己的经验传授给世人,渡苍生出黑暗的苦海。你潜心去修炼慈爱之心,肯定是可以有很大成果的。而且你是通过自己的方法修炼,或者还可以修得更加大的慈悲之心,以后开创一个新的宗教也完全可以呀!”
嘉晴笑得仰起了头来:“你好像对佛教有很深入的研究呀?”
我说道:“我并没有很深入的研究,我只看过两部关于佛教的书。一部是释迦牟尼的传记,一部是现在的一位佛教法师对佛教的思考。”
嘉晴又笑着说:“我才不会去开创什么宗教呢,我只是想提升自己的慈爱之心而已。开创了一个新宗教,假如误人子弟,不是成为了一个邪教了!”
我笑着说:“这也可以看出,为什么那么多人误入了邪教。邪教里的各种修炼方法,还是可以让人平静和快乐的。只不过邪教里的其他东西,则是邪恶和反人类的。一般的人分不清楚,误入了邪教就难以自拔了。”
嘉晴笑着说:“所以我更加不能成立宗教了,宗教是要将人们归于门下,有时候自己不小心犯了个错误,就很容易误导了教众。假如我有什么修炼的心得,我应该将它们公布出来,给人们作一个参考,也接受大众的检验。”
我表示非常同意,又笑着说:“我常常批评孔子和老子,其实他们作为我们的先人,肯定还是有许多可取之处的。道教的许多养生修炼方法,其实和瑜珈非常的相似。它们很关注呼吸吐纳,以及肌肉和关节的拉伸,以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。它们最简单的一个修炼方法就是,吸气------闭气------呼气。这其实就是一种内部运动,用意念去控制吸气、闭气和呼气,让整个人的肺部和心脏都得到了大量锻炼,消耗了大量的热量,心肺的功能当然也更强了。”
我一边说,一边夸张地做着呼吸吐纳的动作,引得嘉晴大笑了起来。
嘉晴笑完后说道:“道教和中医的渊源还是挺深的!”
我则说道:“呼吸、血液循环和消化,这些都是我们不去管的东西。中医的开创们却以听蚂蚁走路的心思,细细地从中分析出了各种疾病,这一点是不得不值得我们尊敬的。”
嘉晴笑着说:“中医的望闻问切,确实不是故弄玄虚,只是非常复杂而已。”
我则笑着说:“不过我总觉得,中医里的五行,将人的身体与这个世界中的五种基本物质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联系了起来,有一些牵强。肺呼吸着经过阳光照耀的空气,于是它就属于贵重的金了。肝是处理各种毒素的,于是它就属于有生命的木。肾脏是处理尿液的,于是它就属于水了。心脏向整个身体提供着血液,于是它就属于熊熊燃烧的火了。而胃是消化吃进来的东西,于是它就属于了最基础的地了。人体是非常奇妙的,它需要运行在37℃左右,又需要各种微量元素,又具有很大的对称性和平衡性,但是与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联系起来,还是有一些牵强。”
嘉晴笑着说:“这只是古人们在研究身体中的各个器官时,用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来说明和表达。”
我说道:“确实,古人们在那么远古的时代,在那么缺乏科学认识的年代,坐在大地之上,看着身旁的树木和小草,感受着阳光和清风,听着河水和溪水的声音,能够苦思冥想出这些理论,真的是殊为不易。”
嘉晴笑着说:“中华民族创造出来的文明,还是非常繁茂和灿烂的!”
我忽然想到什么:“嘉晴,我有一件事情要提醒你,一个人是很容易走神的。在听老师讲课时,或者做其他事情时,都很容易走神。有时候一下回过神来,会发现自己已经发了好一会儿呆了。你说神是什么呢?”
嘉晴笑着说:“就是我们的精神呀!我们专注于哪里,精神就用在了哪里。”
我说道:“所以我觉得,在禅定和静坐中,很容易进入一种走神的状态。一个人如果有烦恼,使用禅定和静坐来修复自己,走一下神发一下呆也是好的。但是本来就高高兴兴的,刻意地去禅定和静坐,就不一定很好了。所以我觉得你修炼慈爱之心,时间不应该过于的长,次数也不应该过于的频繁,要不可能担误你的时间。”
嘉晴想了一下说:“有道理,谢谢你的提醒,我会注意的!”
我又说道:“信佛的人常常要拿着念珠,是要提醒自己此刻在做什么。他们一遍一遍地念经,是要一次一次地去复习。这其实是非常正确的,如果我们每天将自己要去追求的都想一遍,那么我们将不会错失了。不过,那些信佛的人,一遍一遍机械地念着,没有思考经文中的内容,这样又有什么用呢?”
嘉晴笑着说:“确实如此,现在大多数的人都是如此!”
我说道:“世人还是愚痴的多,他们有时候想追求美好,但是他们又做不到。只有能力非常强的人,才可以做到不犯什么错误。”
嘉晴说道:“怎样才是能力强的人呢?”
我说道:“就是那些无时无刻不在追求真理的人,他们分辨出了是非之后,即将错误的抑制了。并且将是非观念了然于胸中,永远也不会犯这个错误,不用手拿念珠时时刻刻坚守着。”
嘉晴笑着说:“有道理,不过一个人怎样才能做到这样呢?”
我想了一下说道:“一个人的内心,遇到不同的情况都要作出适合的反应。就如开车有直路、岔路、陷阱和关卡,我们可以对这些路径已经非常熟悉,也可以手拿一张地图到了每一个路口去查阅一下。但是,我们最好还是抱有一颗关爱别人的内心,凡事都以关爱别人作为准则,那么每一种的情况,每一个的路口,我们就都不会出错。而且每一次都查阅地图,会非常的麻烦,也会被认为自己智力不行。一个有智慧的人,遇到每一种情况都应该要立即能分辨。”
嘉晴高兴地说:“你这个比喻非常恰当,而且这种爱心要照顾方方面面,不能够关爱了一些人,又伤害了另一些人。”
我笑着说:“确实是的!另外,我觉得盲目地说有信、有望、有爱,这也是错误的。”
嘉晴不解地说:“为什么呢?”
我笑着说道:“对一位导师有信心,跟着他学习,于是便成长。如果不信任他,便不会努力,于是不得救。其实有信、有望、有爱,都是十分美好的。但是一个人的能力还是要强才行,要能够分辨得出真伪。对那位导师的信任,则其实是次要的。”
嘉晴笑着说:“你说的不是那些相信了邪教的人吗?”
我则说道:“是吗?不过我说的时候,并没有想到他们。最开始的时候,我看到了‘有信、有望、有爱’这几个字眼,就觉得非常感动。但是后来总觉得有些不妥,这一次才将它们说了出来。不过,这用来讲相信邪教的人,确实非常的合适。那些相信邪教的人,并不是十分反动或愚蠢的人,他们只是被‘有信、有望、有爱’感动了。甚至是那些加入了反动组织的人也是,在加入的初期,他们也是被‘有信、有望、有爱’感动了。”
嘉晴说道:“确实是的,不可能那么多人都是反动邪恶的,他们只是误入了歧途,但是又难以自拔。”
我笑着说:“不过,我还是要说世人愚痴,他们还令到许多贤者也跟着愚痴了。”
嘉晴惊奇地说:“这话怎解呢?”
我说道:“学校和老师,僧人和教士,都在教育我们要有爱心。他们使用了各种繁复的方法,例如关心别人可以得到回报,这一次帮助了别人,下一次别人也会来帮助你。一个班级是一个整体,大家应该团结友爱互相帮助,教室里面的卫生要搞好。僧人则让我们要有菩提心,要原谅世人,救世人,爱世人,并且这是会积德的,下一世会有好报应。教士也是类似,教育我们要有利他心理,死后会上天堂或下地狱,最后是要接受审判的。”
嘉晴笑着说:“似乎确实是有一些愚痴!”
我接着说道:“为了说服这些愚痴的世人,贤者们编出了种种的理由让人们去拥有爱心。其实爱心很简单,它首先是一种同情心,不忍看到其他人或其他生命痛苦,于是出手去帮助他们。另外就是一种希望别人好的心理,看到别人丰衣足食了,自己也感到高兴。看到别人取得成绩了,自己也感到很高兴。这是不需要回报的,用回报去教育世人是错误的。只是世人的人性里太过自私了,一定要自己捞到一些好处,才愿意去关爱别人。自己没有半点好处,就再怎么也不能去关爱别人。于是贤者也跟着错误了,他们硬是要说服这些自私的人,所以就编出了关爱了别人是有好处的错误道理。其实好处是不一定捞得到的,至少下辈子是肯定没有的。”
嘉晴说道:“你的意思是,有些人是无法教育的。”
我说道:“那些自私和邪恶的人,有时他们的内心是异常顽固的,是很难去教育的。他们不仅认定自己要得到好处,而且他们很想去作弄和欺负别人,甚至是将别人杀死了,他们才会高兴。这些顽劣之徒,完全不讲道理,我们的先贤们气愤之极,于是随口编出了有后世轮回和天堂地狱来阻吓他们。”
嘉晴笑着说:“你讲得真的很有意思,也很生动,让我仿佛亲眼看到了那些先贤们。”
我说道:“对于这些邪恶又顽固之徒,只有将他们放弃掉,用法律来对付他们。跟他们纠缠在一起,自己就很容易犯错。我们的先贤过于执着了,不能够做到绝决,所以他们就跟着犯了错误。”
嘉晴感叹地说道:“我们的先贤,过于地想说服他们了,不惜使用了谎言。”
我笑着说:“这和家长吓唬小孩子,有老虎会来吃了他们是一样的。”
嘉晴说道:“先贤们和家长们,都有着一种强横的心理,一定要说服和压倒对方,所以他们走火入魔了。过于的执着,以及强横心理,都是我们要小心的。”
我笑着说:“确实如此,强横心理是一种很容易出现的错误,特别是对于一些位高之士。你的家族可以动用大笔的资金,所以也要特别小心这种心理才是!”
嘉晴装作震惊地笑着说:“我的家里人,怎么会犯这样的错误呢?不过,如果你将我们今天讲的放入到《雁队评论》中,我是会拿给舅公和母亲看的。对了,这一期的《雁队评论》,你准备好了吗?”
我告诉嘉晴,这一期的已经准备好了,并且将内容大致向她讲了一下。关于提醒嘉晴舅公和母亲的内容,只有放到下一期了。
在溪流注入大湖处,有一股很大的水流,它们经过了几块大石头,形成了一些旋涡。最后它们注入到了大湖里,发出了低沉的响声。另一股水流要小很多,它们轻轻地流下来,将自己变成了一个漂流者,一直漂流而下,遇到了许多小石头,形成了一个一个波浪。最后它们也注入到了大湖,变成了这个大湖的一部分。
我想起了什么,于是问嘉晴:“对了,你不是说要采野菊花吗?怎么没有见多少野菊花呢?”
嘉晴指了指大湖的旁边,笑着说:“野菊花在那一边,我们现在去采吧!”
我们站了起来,向着大湖旁边的一片草地走去。走了没多远,眼前已经出现了一大片黄黄白白的野菊花。这些野菊花拥有这么强的生命力,在这里生长了这么大一片。每一朵的野菊花上,有着无数的白花瓣,让人感觉有一种朴实的美。
一阵轻风吹来,野菊花荡漾出了微波,带来了与泥土混杂着的花香,令人感到格外的舒服。不知道为什么,这一片野菊花中还有一条小径。我们走在小径上,一朵一朵千姿百态的野菊花,温柔地向我们点着头,仿佛是迎接着客人的到来。
野菊花们随风摇曳着,仿佛荡漾着欢声笑语。嘉晴今天穿着的,同样是一件暗红色的空手道训练服。她跑到了黄黄白白的野菊花丛中,好像是为一顶黄金皇冠,镶嵌上了一颗美丽的红宝石。
嘉晴一边采着野菊花,一边高兴地笑了起来,而所有的野菊花也仿似在与她一起笑着。轻风、湖水和鸟儿们,似乎也非常高兴,因为嘉晴的笑声与这个大自然是这么配衬。我也蹲下来,采起了野菊花。野菊花们真是灿烂,原来采野菊花是这么令人高兴的。
这些野菊花,每一枝上都有着好几朵花儿,没几下我就采了一大把。我走到嘉晴的跟前,发现她也已经采了一大把的野菊花。
我向嘉晴说:“这些野菊花真漂亮,丝毫不逊色于任何的鲜花!”
嘉晴笑着说:“你的这一把野菊花也给我吧!我回去将它们风干了,可以用来泡茶喝。野菊花经过浸泡之后,它们的活性微量元素与水融合在一起,就会变成淡黄色的茶水,对身体有许多好处。”
我笑着说道:“没想到野菊花有这么多好处,没事的时候应该多来采一下才行。”
嘉晴笑了一下说:“从现在开始,在好几个月里野菊花都会开得十分灿烂,随时都可以来采。”
我们走到一个树荫之下,这里的几朵野菊花特别的娇艳。这些野菊花好像刚刚开放出来,没有染上一点点的尘埃。也许最美丽的光华,就是能将阳光和自己的本色,原原本本地表现出来。
树荫之下也有树荫之下的好处,有些植物是特别适合在树荫下的。那些铜钱草就是这样的植物,它们那些厚厚的叶瓣到了树荫下之后,因滋润而带上了更多的绿意。
远处的三棵细叶榕,它们又是那么的茂密。而且从远处看,它们好像是一丛一丛的灌木。也许它们以前真的是攀缘的小草,之后进化成低矮的灌木,最后才进化成了高大的乔木。不过,这三棵细叶榕还是各有不同,右边的一棵非常的墨绿,左边的一棵比较翠绿,中间的一棵则吐出了满树的新叶。那些新叶在阳光的照耀下金光闪闪的,仿似一件锈满金丝的袈裟。
我向嘉晴说道:“在释迦牟尼未出现时,那三棵细叶榕肯定就是我佛。它们生长得这么茂盛,福荫着世人。中间的一棵细叶榕吐出了这么多新叶,金光闪闪的,让人看了精神一振,解开了心中的郁困,让人去追求光明,成长和发展。”
嘉晴看了一下那三棵细叶榕,高兴地说:“确实是呀!它们多么像三尊佛像!”
我笑着说道:“如果要解开世人的困惑,也许就是有着释迦牟尼和大树这两种方法。在大树是我佛时,世人看到了光明和旺盛,便被激励了起来,去进取、开拓和追求。在释迦牟尼是我佛时,我们便开始了细细地去思考自我、人生、情感和世事。”
嘉晴笑了起来:“你是想起了你的黑猩猩了吗?它们不断进取和开拓,终于获得了文明!”
我又说道:“对于身心的修炼,也许同样有着两种方法。一种是用禅定和静坐的方法,控制着自己的气息,让自己的身体在吐纳之间回复平静,感到一丝一丝的快乐。另一种就是跑到大自然中来,随意地在田野中漫步,或者是小跑一下,蹲下来采一下野花,享受与大自然接触的乐趣。”
嘉晴笑着说:“那当然了,如果大树是我佛,田野之中就是最好的修炼之地了!而且大自然里面拥有季节,生命是应该生活在季节里的,当然这样的生活才是有诗意的。”
我笑着说:“假如不是由人类来作评判,选美的冠军肯定不是人类,那些豹子和斑马都将要比人类美得多,它们身上的斑点和条纹是多么漂亮呀!”
嘉晴笑得捂住了嘴,接着她说:“不过人类一直在努力地向大自然学习,在首饰里面的花纹往往都是大自然里花草的图案。”
我笑着说道:“原来,在八千年以前,人类已经将花花草作为了自己的饰物,只不过之后用金属来代替了。”
嘉晴笑着说:“八千年来,我们改变得很少,还是和当初一样。”
我们坐了一下,就开始往回走。在路上嘉晴问我,费奇那边有没有消息。我将还在等待费奇消息的事情,向嘉晴讲了一下。并且告诉嘉晴,这种等待的心情,确实不太好受。自己从草种子和鱼卵的萌发,需要漫长的等待,还产生了许多的感想。嘉晴则告诉我,费奇她倒还是认识的,她母亲宴请过几次费奇,不过觉得自己不便干预军方的事情。
嘉晴劝我不要着急,我则告诉嘉晴,自己会调整好心态。一些问题还没有结果,太多地去想就会烦恼。一个聪明的人,会暂时不去想这个问题。等到有了更多有利因素的时候,再去思考这个问题。
嘉晴又问起了我,关于自行去搜寻那些伪作和遗作的事。我则将自己想先在附近几个村庄搜寻和询问一下,有了线索再到绝望岭去的想法告诉了嘉晴。
我笑着问嘉晴:“在这些村庄里,你不是认识很多人吗?是否可以替我们代为打点一下,等我们真的去的时候好方便一些。”
嘉晴笑着说:“没问题,我列一份名单给你,上面的人你都可以找他们帮忙。其中梦巴村里的一个小男孩索吉,他家里养了一大群的山羊,那只小山羊就是他送给我的。如果你愿意的话,还可以帮他放一下羊。”
我一听,觉得很有意思:“放羊?太好了!我仿佛跟放羊有着神奇的渊源!”
嘉晴笑着说:“放羊确实挺有意思的,要去为羊群找一片青草地。”
我笑着说道:“我觉得,放羊很好,可以多走路,拔山涉水去找一片美好的地方。原来那一片青草地,就是给羊吃草的地方。幸福就是驱赶着羊群,又找到了一大片的青草地。”
嘉晴笑着说:“如果你不怕累的话,还可以背着小山羊走路,小山羊会很乖地伏在你的肩膀上。”
我笑着说:“我一直向往着远方,又怎么会怕累呢?这一次我要背着小山羊,一步一步走到那个青草地去。”
嘉晴又说道:“山羊虽然很乖,但是有时候也会不安分,它们常常会攀到岩石上,甚至还会爬到树上去。”
我说道:“那么,放羊真的会令我的生命多一个色彩了。我觉得放羊比打猎要好,放羊的时候自己不能迷了路,因为身后的羊群全靠自己了。打猎则不同,要被牵着鼻子,跟着猎物到处跑。而且在跟踪上面,狗又领先了人类一大截。要跟在狗的后面,让狗为自己指引方向。”
嘉晴高兴地说:“这么说来,每一个人都应该去放一下羊了。放羊能锻炼人,还可以提升人们的爱心了!”
我们再谈了一下,时间已经不早了,嘉晴说她要回去了。她跳上了大湖边上的一个竹筏,用一支长长的竹篙撩了两下水,就划出去了很长一段距离。
她回头向我喊了一声:“野菊花弄好了,我请你喝野菊花茶!”
嘉晴真的是来无影去无踪,在这个大湖边上还藏了个竹筏。不过,她的竹筏后面泛出的水纹,还有她的竹篙撩水泛出的水纹,是这么的漂亮。它们袅袅地飘散开来,由大片大片的水花,变成了一片一片的闪光。而且它们不断扩散开来,飘得是那么远那么远。竹筏已经离开岸边五六十米了,但是那些闪光还是在不断飘向我飘向我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