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ogo
当前位置:

第二章 四个散步的好地方


  今晚的天空,满天的彩霞。它们一丝丝的,一片片的,一团团的,以不规则的形态布满了整个天空。它们虽然只有一点点红色,却给人以很温暖的感觉。而太阳却要落下了,它停留在一片黑云之上,前面还有一丝云彩将它遮住。暗淡的落日将最后一缕光辉留在了云彩之上。

  细叶榕的叶片停留在它的枝头纹丝不动,而凤凰木轻盈的小叶子则在轻轻的摆动。从凤凰木的这些小叶片,我才感觉到这个傍晚,还有一丝晚风。当这些晚风稍稍大一些的时候,一个细叶榕的枝头,像一匹欢快的马一样,把头前俯后仰了起来。而低垂着的两大片凤凰木的叶子,像两个淘气的小孩子,拼命地摇着头。仿佛对这个世界上的一切都不太满意。

  我和老鹰最喜欢的就是在傍晚里散步,糖厂里面有四个散步的好去处。从糖厂的家属区,一直向着整个糖厂的大门口走去,会是一条康庄大道。在这条路上,很容易遇见一些同学和熟人。如果里在天色还比较早的时候,又想到厂门口的商业区买些啤酒喝,走这条路就最好了。

  糖厂里面,原有个叫“大王岗”的小山头。从一条小泥路,可以一直走到山顶。曾经为了写作文,跑到山顶上看日出。但是东方的天空,从一片的黑暗,变成一片的灰白,太阳从始至终都没有出现。在下大雨的时候,溪水就会从小泥路上冲泻下来。我们最喜欢的就是在小泥路上,筑起各种的大型堤坝,将雨水存蓄下来。但是当雨水越来越多的时候,大坝最终都会崩塌。

  大王岗上树木不多,但是长满了杂草。那个时候,我们每个星期天,就要跑到大王岗上面玩。玩的项目里,最多的就是摘野果,毕竟那个时候我们都很馋。山坡上面常常有一种叫蛇泡窝的野果,样子和味道都有一点像桑子,它就是大王岗上最美味的佳肴了。但是每一片山坡上只有几棵蛇泡窝,翻遍了整个大王岗,也摘不了多少。另外的一种就是野苹果,这也是一种很稀有的野果子,它的数量比蛇泡窝更加稀少,很偶尔才能摘到一两颗。比较常见的是酸味草,也就是现在我们所说的三叶草。当它们开花时,是最壮硕的时候。我和老鹰便会摘一大把酸味草,再爬到小树上面。半躺在一个斜斜的树干上,假装很享受的样子,一根一根地享用这些酸味草。也不知道我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一种行为,也许电影里的那些地主,让我们认为上课是辛苦的,躺着不做事是一种最大的享受。

  后来糖厂有了好光景,将整个大王岗整改成了一个公园。“大王”这个土匪名字,也还被保留了下来,这个公园的名字被取为“大王岗公园”。公园整改的力度很大,所有的杂草杂木都被铲光,换上了各种各样的园林绿化树木,地上铺的全都是毛茸茸的草皮。一条一条水泥小路,环绕着整个山头,通过这些小路可以走到山上任何一个地方。整个山头上还分布着几十个水泥做的树桩桌椅,这些桌椅成为了我们日后打扑克牌的地方。大王岗甚至还有树桩做成的梅花桩小径,还有巨大的假石山景观。

  当时,大王岗公园真是成了糖厂的乐园,那是怎么一派繁荣的盛景呀。每当傍晚之时,整个糖厂的人们都会到大王岗来散步。有父母带孩子来的,有几个小孩子一直来的,每个人都是舒心写意。一直到了两三年以后,到大王岗来的人才慢慢的减少了。

  还有两个去处,都是在河边的。糖厂都是沿河边而建的,这跟古代城镇依河而建的原因是一样的。沿河而建,一方面可以解决饮用水的问题,一方面是水路运输便宜。到了榨季,那些一条一条运煤和甘蔗的船,就会在河道上来来往往。原来的糖厂,只有靠近码头的一小片区域是属于糖厂的。后来糖厂景况好的那几年,把属于旁边沙边村的一片靠着河道的土地都买了下来。原来那里有很多杂草菜地,还有一条小河涌。河涌上面种满了荔枝树,是我们远足的好地方,现在都变成了蔗渣场了。

  在修建蔗渣场的时候,那条四通八达的路,糖厂还向职工们征集路名。老鹰的爸爸,也就是我们一年级和二年级的数学老师。他向厂里面提议,路名取为晨光路。这个路名中的晨字,与我名字其中的一个字是一样的。这个路名被厂里面通过了,我们也因此常常在这条晨光路上散步。从这条路一直走到河边,在河边上有个小房子,旁边有一些石阶。我们便常常坐在石阶上聊天。对面是灰濛濛的小洲,江面上也是黑漆漆一片。当香港灯火辉煌的豪华游轮经过时,江面上都会有一番热闹的景象。那艘游轮是很豪华的,总共有七八层船舱。但是它没有像很多文学作品中的那样,引起了我对繁华大都市的向往。

  另外的一个去处,便是厂区里的码头。小时候大家常在那里游泳,但是这几年仿佛游泳是不上档次的事情,去游泳的人越来越少了。对面是停靠船只的码头,岸上还有一个水厂。岸上有些不明不暗的灯火,偶尔有一两个工人走过。平常总是安安静静的,我们坐着的这边,更加是静消消的。头顶上是几棵常见的构树,下面有几个巨大的水龙头。在一片黑暗安静的空间中,我们便坐在水龙头上聊天。由于黑暗、安静、月光、河水声,我们的话题有时还牵涉到人生、信仰、意志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