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一年的寒假,我带我儿子去爬了广州增城的白水塞。白水塞是一座山,海拔仅828米,但这一座山有一条瀑布叫白水仙。相传是当年八仙过海中何仙姑得道成仙,飘然而去时留下的形态。白水塞有9999级的木质栈道,据说登上9999级,就可以心想事成。
这天我和儿子都穿着风衣,我儿子的是一件橙色的风衣,显得格外的精神。这天的天气也很好,没有一点风,一点也不感觉到冷。在开始爬的时候,我就跟儿子说,“我们今天要尽力的去爬,但是我们可能到不了山顶,我们能爬到哪里算哪里”。
我想我们人生又何常不是如此,并不是努力奋斗了以后,每个人都可以登顶。也不是经历了无数失败以后,就可以成功的。我们辛劳了这一身的筋骨会换来什么呢,这个问题在两年后终于找到了答案。
在白水塞的上山路上,分别建了几个台。是供游客爬了一段以后小息用的。很快我们来到了望瀑台,在这里可以挑望整个瀑布了。遥望整个瀑布,虽然整个瀑布很高,但没有显得很壮观。雪白的瀑布,分散的飘落下来,像是一位冰清玉洁的古代仕女在翩翩起舞。
看到这个瀑布,我想起古埃及金字塔中壁画中的仕女。在古埃及的壁画中有大量这种仕女图,说明当时的埃及很推崇女性的温柔委婉。而且埃及壁画中的男性也都具有一种文雅气质。这些也可看出埃及人性格温和、热爱和平的特征。而同时代闪族人的出土文物,他们的雕塑很少有描写女性的,大部分都是男性战士。他们都倭小、粗壮、强悍,一个一个都像冲锋队员。在历史的记载中埃及与闪族的战争,埃及往往处于下风。
我思索起古埃和他们的农民来,由于尼罗河定期泛滥后留下的冲积沃土非常适于播种。古埃及的农民一直很有耐心的在那里耕作,阿门内姆哈特三世为了调节尼罗河的水流而修建了大型水库以后,古埃及的农民更加是不愁吃喝。
之后,喜克索人、埃塞俄比亚人、罗马人先后侵略和奴役他们。直到基督徒狂热地摧毁他们的神庙,把传授神圣象形文字达4000年的最后一所学校强行关闭。古埃及的农民,对于谁做统治者一概不过问,一直在辛劳的耕种。
古埃及的人民肯定是属于农耕民族了,古埃及的农民是否是一种逆来顺受的农耕思想让他们灭亡了。但我思考摧毁埃及文明的罗马帝国本身也是农业国家,而且最初他们的士兵都是由不折不扣的农民组成。当有野蛮民族入侵罗马时,罗马的农民就放下锄头,回到城邦里拿起武器跟野蛮民族战斗,后来罗马才发展成为了一个军事国家。为什么罗马农民会有勇气,拿起武器保卫自己的国家。而埃及农民没有去保卫自己的国家。可能是罗马当时比较民主,人们认为国家是自己的,应该挺身而出去保护国家。而埃及的统治阶级,残酷的奴役自己的人民,让人民千辛万苦建那庞大的金字塔,使人民没有了国家的概念,不关心统治者的更迭。
接着,我们再向上爬,但也有些吃力了。一直到了“瀑鸣台”,这里跟瀑布非常的接近,瀑布就在身边。在边上还有些歪歪曲曲故意做成树枝一样的栏杆,可以让游客坐下来休息。我跟儿子就在这里坐了下来,欣赏一下这里的景色。雪白的瀑布的水流,高速的撞向岩石,反射出无数细小的水珠,整个瀑布就是由这些大大小小的水珠组成。这里叫“瀑鸣台”,其实主要是听。瀑布撞向岩石发出巨大的响声,有低沉的,也有响亮的,有如千军万马在奔腾。
我问儿子:“这里是瀑鸣台,有没有听出瀑布发出的声音像什么”。
“是鸟儿叫的声音”我儿子调皮的说。
我说:“瞎说,一般在音乐中去表现鸟鸣,这里的瀑布滚滚而下,分明像千军万马在咆哮。”
黄河在咆哮,瀑布在咆哮,洗星海在咆哮,肖邦也在咆哮。我准备将肖邦的故事讲给儿子听:
“关于千军万马的声音,肖邦也谱写过乐曲去描写,这个乐曲还象征着他伟大的祖国波兰。波兰是一个顽强的民族,公元十世纪建立成强大独立的王国。历史上波兰多次被俄国、普鲁士、奥地利瓜分,波兰在欧洲地图上曾经消失了123年。
在1810年,是波兰人民争取民族自决权最惨烈的阶段。为拿破伦卖命的波兰人民,对拿破伦寄予厚望,希望他能为波兰王国带来复兴。但是波兰人民的希望落了空,拿破伦对他们的痛苦漠不关心。
在二战中希特勒还与苏联签订过密秘协议,以闪电战合击波兰。波兰军民进行了英勇的抵抗,但最终波兰再次伦亡。在法国指挥波兰流亡军的沙诺科诺斯基将军在二战胜利后说,‘----多少美国人民会理解波兰在牺牲了六百万人的同时,捷克只损失了十万人,有些观察家说,我们明知打败了,却不肯投降,实在太傻。可是,一个惨遭奴役,面对纳粹坦克的国家,怎能承认自己失败?各位朋友,我要告诉你们,现在我们也不承认当时失败了’。波兰的国土掉失了,这并不代表失败,波兰的人民还在,就可以抗击德国纳粹。”
“看来苏联也不是什么好国家,一直欺侮波兰。后来肖邦是怎么谱写出了千军万马的声音?”我儿子有点气愤的说。
我点点头说:“俄国一直是一个霸权主义的帝国,只是在列宁时期是比较好的。肖邦是出生在波兰为争取自由而斗争的1810年。肖邦在1829年的维也纳举行了一系列的音乐会以后,伟大的波兰革命爆发了。但两年以后获胜的俄国,把波兰的最后一点独立也给没收了。很多波兰人流亡到欧洲各地,欧洲各地的开明人士,非常同情波兰的起义者,各地都有对波兰人的赞美者。肖邦就是在这种环境下发展了他独特的充满民族主义的艺术。
肖邦创作的波罗尼兹乐曲《降A大调波罗尼兹》是波兰民族象征。肖邦有一天晚上遥想起历史中曾经强大的伟大祖国,15世纪时他们的国王带领骑兵抗击入侵者。乐曲的引子是低沉的,就像暴风骤雨,描写了描写了国王带领骑兵队的前进。乐曲中段是激烈的,描写了波兰骑兵与俄罗斯人的战斗。波兰骑兵们的通往直前所向披靡,里面可听到武器的撞击声和士兵的呐喊声。到最后肖邦一下子回到了现实,想到现在祖国的沉沦,乐曲引出了一段难以形容的委婉、衰伤和痛苦,还带有一丝梦幻般的高贵。
每一次波兰人民听到这首乐曲,就会想起他们曾经强大的祖国,他们就会拿起武器与入侵者战斗。波兰人民的抵抗,让俄罗斯的哥萨克骑兵损失惨重。俄罗斯的哥萨克骑兵异常痛恨肖邦,他们跑到已逃往巴黎的肖邦在波兰的家中,撕碎了那里的一切,也不能解恨。”
“爸爸,你怎么听出了骑兵前进和战斗的声音?”我儿子好奇的问我。
我笑了一下说:“爸爸没有听过这个乐曲,是看介绍艺术的书上说的。但是我们可以想像到,骑兵们准备迎接与敌人的作战,在紧张沉默中行军的感觉。肖邦另外还创作了很多的是玛祖卡舞曲,他创作的玛祖卡包函了波兰民族音乐的节奏和旋律。玛祖卡舞曲的旋律源于波兰语的发音,是启发民族语汇的最佳方式。俄罗斯曾经对波兰实行文化灭绝,不准波兰的学校教授波兰语。听着肖邦的音乐长大的波兰儿童,无法忘记自己的母语。而且肖邦创作的玛祖卡舞曲风靡了整个欧洲的上流社会。本来在欧洲波兰是个小国,但听着肖邦的玛祖卡舞曲,欧洲贵族不得不承认波兰的存在。因为不承认波兰,也就是背叛了自己。玛祖卡舞曲发出巨大的力量,比千百万的抗议都有用。70年后,肖邦那些充满民族主义的作品,经过他的同胞伊格纳斯、帕岱莱夫斯基的演奏,唤起了欧洲人的觉醒,雄辩的说明有重建波兰王国的必要。”
“俄国和罗马真是很坏,侵略别人的国家,抢走了别人的东西,还要灭绝别人的语言”我儿子说。
我“嗯”了一声说:“坏人都是很奇怪,我们有时是无法理解坏人的,当然我们也没有必然去理解坏人。我们一定要将语文学好,语文是语言和文字。学好了语文以后即使当行政人员或营销人员,都需要写信函来沟通的。而且语言是我们的先人留传给我们的,我们不能背叛祖先和自己。在学校里不能讲粗言秽语,对网上的一些用语也不要多讲。”
讲完以后我想,为艺术而艺术,不一定创作出好的艺术。为达到一定目的创造的艺术,才是具有永久生命力的,而且这样的艺术改变了历史,在我们文明的发展中,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。写文章也是如此,为着某个目的,或者有个事物强烈地想要去告诉别人,就容易写出好文章。如果为了写一篇而去写,很难写出好的文章。
讲着讲着,我想起了波兰的一位杰出科学家,她就是居里夫人。我还想起她的丈夫、女儿、女婿都是伟大的科学家。她跟女儿都接纳过中国的留学生,他们都成了著名的科学家。他们是施仕元和钱三强,钱三强还为我国发明了原子弹,我准备将这些都讲给儿子听。
“居里夫人1867年出生于华沙,在那个时候肖邦已经死了十多年了。肖邦在这个世界这生活了39年,也可以说是天忌英才了。在那一大段历史中,波兰都是被俄罗斯统治着。为了扼杀波兰人民强烈的民族意识,俄罗斯对波兰实行文化灭绝政策。波兰的学校不准用波兰语教学,公立学校的教师都是俄罗斯人,私立学校也不准讲波兰语,私下以波兰语教学会有生命危险。居里夫人婚前的名字是玛丽,16岁的玛丽到了波兰南部,担任乡村学校的教师,冒着生命危险用波兰语教,当时的家长们非常感谢玛丽。”
“居里夫人原来不仅是个科学老太婆,还是一个勇敢的抵抗者呀!”我儿子惊异的说。
我说:“是的,勇敢的人都是爱学习的,居里夫人是在17岁的时候回到了华沙的。当时的波兰青年想应该用科学来救国,通过学习科学技术,提高人的素质,最终复国。波兰的爱国青年们秘密组织了‘流动大学’,大家聚集在一起,互相传授科学知识。玛丽回到华沙后,就参加了这个秘密组织,想通过完美自我来拯救国家。
26岁的玛丽到了法国巴黎,认识了皮埃尔居里,成为了居里夫人。居里夫人在1898年,发现一种新的放射性元素,它的放射性比铀强400倍。居里夫人为了纪念她的祖国,为了让波兰人民不要忘记了自己,不要忘记了自己的民族,将这种元素定名为Plolnium(波兰)。”
“居里夫人真是厉害,从一个语文老师变成了一个科学家。”我儿子开玩笑的说。
我也觉得惊讶,确实居里夫人是从语文转向了物理科学,而且她发现“钋”的时候,她仅仅才31岁。我说:“科学的高峰也不是遥不可及的,语文老师也可以攀上科学的高峰。居里夫人仅仅起事了几年的科学研究,就发现‘钋’这种放射物质。我们也要自信,我们也可以向科学方面,我们也可以做出一翻成就的。”
我接着说:“居里夫人的还有一位中国学生,他就是著名科学家施仕元。当年的施仕元考取了公费生到法国留学,在没有任何人引见的情况下。他只写了个小纸条,上面写着‘我是中国留学生施仕元,希望得到居里夫人的指导’。施仕元只是写了短短的一句话,是不是太少了呢,我们猜居里夫人是怎么招收施仕元的。”
“肯定是太少了吧”我儿子说“最起码要写上自己各科成绩怎么样?居里夫人在科学上的地位是怎样的高?自己是怎样的景仰居里夫人吧!”
我笑了笑说“仅仅是‘中国’两个字,居里夫人就决定招收施仕元做自己的学生了。因为中国也是一个苦难而又备受欺凌的国家,居里夫人怎么能够拒绝这样一个国家的学生。居里夫人对于招收学生本来是要经过考试的,但对于来自古老、遥远的中国的施仕元,居里夫人说:‘既然你已经在中国经过政府的考试了,现在就不用考了’。
居里夫人做事认真、严格,关心爱护学生,平等待人。但最令施仕元难忘的,还是居里夫人那双灵巧的手。居里夫人的助手沙弥叶小姐赞叹道,‘钢琴家弹钢琴的手,也比不上居里夫人的手灵巧’。居里夫人就是用这双科学与艺术完美结合的双手,熟悉地操作着实验,指引着施仕元先生到达了成功的彼岸”。
我为什么对居里夫人这么熟悉,因为我看过她的自传。她本来没打算写自传,但在一位朋友的劝说下,觉得写一本自传,可以鼓励当时的女性投入到科学和工作当中,所以才写了自传。她的那本自传很薄很薄,三言两语就将自己及丈夫皮埃里的一生概括完了。其中讲丈夫皮埃里的还占了大部分,而且自传里面还充斥了她的几篇论文。也许科学家的语言,都是高度概括的吧。
本来我还想讲讲钱三强,但我看坐了一下已经不累了,就拉着儿子继续爬山了。故事很长,我的联想也很多,但也就讲了半个小时。我想肖邦用他的音乐唤起了波兰人民的民族自豪感,居里夫人用科学让人们无法忘记“波兰”这个词,似乎艺术和科学都可以拯救一个民族。
我们已经很辛苦,爬得气喘吁吁。我出了一身的汗,内衣差不多全湿透了。我们终于爬上了“沐瀑台”。“沐瀑台”处于一块大岩石的下面,瀑布直下刚好撞在这块大岩石止。激射出无数的水珠和水雾,水珠飘落在四处,而水雾则被风吹到了沐瀑布中。整个沐瀑台一片雾海,云雾环绕。站在沐瀑台中,水雾轻轻的飞到了我们的脸上,有如在水雾中沐浴,感觉非常的清凉和舒服。但时间也不能长,一分钟里我和儿子的风衣上已经布满了水花,再沐浴下去就要全身湿透了。
我们再往上爬一下,已经看到了山顶。但是我们过于疲劳了,而且我算了一下折返回旅行社的旅游车的时间也不太够。我跟儿子说,“我们不能太过贪心,要学会放弃,无论山顶有什么美好的东西,现在我们太过疲劳,而且也时间不够,我们还是下山好了。在电影《夺宝奇兵》中,最后发生了地震。男主角拿不到那个至高无上的金杯就放弃了,而女主角不愿意放弃则失去了生命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