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ogo
当前位置:

第三十九章 跟彪悍的游牧民族性格没有关系

  

  我们沿着另外一条路下山了,这条路当然要经过别传寺了。由于我们是下山,我们没有经过大门,一步就直接走到了寺里。寺里面有是一些新建的房屋,有一些不太像和尚的人住在里面。从窗子还可以看到屋子里晾了很多衣服,就像是民工宿舍一样,有一些乱七八遭的。

  我们走出了大门,在大门口的石壁上,才看到苍桑的感觉。

  “红尘不到”我儿子大喊了,并指着上面给我看。

  原来石壁的上面有“红尘不到”四个巨大的红色的字,我不知道为什么儿子看到这四个字这么高兴,是不是12岁的儿子对男女之情开始有了好奇,我想儿子不要早恋才好。

  我问儿子“红尘不到是什么意思?”

  “哈哈,是女孩子到不了这里来吧。”我儿子说。

  我说:“一方面是山太很高了,女孩子到不了这里来;另一方面这里是高僧修炼的地方,女孩子不应该来这里。我们现在念书也不能早恋,以后工作了才可以恋爱和结婚。”

  “我不可能早恋的。”我儿子笑着说。

  我想儿子以后也要找一个好一点的人生伴侣才好,不过这些都太遥远了。

  我说:“红尘并不专指女孩子,以前是指很多车马经过,扬起很多尘土的繁华都市。我们知不知道红尘这个词还被用在那些。”

  “滚滚红尘,还有看破红尘”我儿子想了想说。

  我说:“滚滚红尘就是指纷纷攘攘、吵吵闹闹的世俗世界,看破红尘却有不同的意思。

  “看破红尘,就出家做和尚了。意思不就是说不喜欢这个世界了,就跑到庙里面当和尚吗?”

  我笑道:“对的,很多人都是这样理解的。看破也就是看透的意思,很多人认为这个世界本来就不好,看透的时候也就不喜欢了。但我们不是认真思考过,这个世界是美好的吗,我们就不应该不喜欢这个世界了。现在我们说‘看破’是好事还是坏事?”

  “把世界看得透彻当然应该是好事,难道稀里糊涂做人才好吗?”

  我说:“对,看透这个世界也不完全是要做世界看成美好,另外也是要了解这个世界不好的一面。”

  “这个世界有什么不好?”我儿子来质问我。

  我哈哈哈的笑了起来:“我们的身边的人常常是有很多缺点的,例如小气、自私、懒惰,有些女孩子喜欢打扮。我们要知道每个人都有缺点,没有谁是完美的,我们就可以原谅他们的缺点。看破红尘在佛教中的本意是要原谅众生、宽恕众生,而我们则是要理解别人、谅解别人。”

  “别传寺这个名字好奇怪呀。”我儿子说。

  我看了一下寺门上面“别传寺”三个字,觉得确实有一些奇怪。别传寺为明朝向清朝转变的最剧烈的时期所建,创建者是天然和尚。天然和尚创建别传寺,可以说是一种不愿意受清朝统治的逃避。

  我说:“释迦牟尼获得了伟大的正觉,他的弟子都在四处说法,为他传播佛教的道理,但是这里却叫‘别传寺’。”

  我儿子看过天然和尚的介绍后说:“天然和尚是逃到这里来出家的,所以他不想把这事情传了出去吧。”

  我感概的说:“我一直强调这个世界是美好的,但以前这个世界确实不好。那个繁华的世界已经被清兵占领,天然和尚只有逃辟到佛教里面。别传寺的高僧们已离开了世俗世界,看不到那个不能接受的世界了。当时广东是抵抗清兵最激烈的地方,广州城被破以后清兵的屠城也是进行得最残忍。在南明最后挣扎时期的五虎臣,有三位都到了别传寺拜天然和尚为师。

  “我们广东也是厉害,抵抗得这么顽强。”

  天然和尚我以前就知道的,但这次看着他的介绍,原来他还是番禺人。我想到宋朝快要灭亡时,文天祥被俘后在经过番禺的伶仃洋写下了《过零丁洋》。

  我就问儿子:“文天祥的《过零丁洋》,我们学过了吗?”

  “没有。”我儿子说。

  我说:“其他伶仃洋就是在番禺的,文天祥是南宋最后一位宰相,他组织了军队在广东跟蒙古打了几仗都失败了。他被蒙古兵抓住以后押往汴京时,经过伶仃洋就写了这首诗。”

  我更将《过零丁洋》念了一遍给我儿子听:

 

  辛苦遭逢起一经,干戈寥落四周星。
山河破碎风飘絮,身世浮沉雨打萍。
惶恐滩头说惶恐,零丁洋里叹零丁。
人生自古谁无死,留取丹心照汉青。

 

  我又问我儿子:“这首诗好不好,哪一句好?”

  我儿子只听了一遍,当然还没有听得太明白。他说:“‘干戈寥落四周星’最好,打得天昏地暗,把日月星辰都打了下来。”

  正统的解释是文天祥率兵抵抗蒙古已经四年,但我认为我儿子的解释也很好,也就没有说他。并且将全诗的意思跟他讲了一遍。

  我说:“爸爸最喜欢的一句是‘山河破碎风飘絮’,美好的锦绣山河,变成了棉絮随风飘荡,真是令人伤感。文天祥感叹于山河的破碎,自己只能以自己的内心忠于国家来作为自己的信念。在国家失败之际,文天祥也只有写下了这一首最伤感的诗。人类有时是野蛮的,人性有时是丑陋的。战争对人类造成了最大的伤害,历史有时也是残酷的。

  “人们可以组织起游击队继续抵抗呀,只是文天祥被俘了,只有牺牲了。”

  我说:“蒙古人很多次要谇服文天祥投降,但文天祥坚强不屈始终没有投降。

  讲到战争我一下觉得很和意思,就说:宋朝给人的感觉是羸弱的,不愿意做皇帝而被兄弟们皇袍加身的越匡倪,也不想有其他人握有兵权,所以宋朝一直以来重文轻武。但赵匡倪知道对人民太过荷政人民会造反,政治制度还是比较开明的的,而且宋朝也并不是过于的弱小。

  “宋朝一直都挨打,怎么会不弱呢?”我儿子反问我。

  我说:“宋朝重视文学和艺术,涌现了一大批文学家,几个皇帝甚至都是高明的艺术家。但在宋朝受到金、辽入侵时,马上涌现了一大批杨家将、岳飞、韩世忠这样的爱国将领,而且像陆游、辛弃疾、文天祥这些诗人,也马上变身成了抵抗志士。在与蒙古的对抗中,南宋还算是比较厉害的。蒙古在攻打了南宋一段时间以后没有什么结果,他们就转而攻打欧洲和阿拉伯地区。在蒙古打下了欧洲和阿拉伯地区以后,他们再集中兵力来攻打南宋。在这时南宋也不是不堪一击,南宋从浙江抵抗到福建,从福建抵抗到广东,甚至最后还在海南岛作抵抗。

  “好像也是的,宋朝抗金抗辽的人才真多啊!”我儿子说。

  我说道:“这些文学家和诗人都是有思想的,他们知道国家是自己的国家,民族是自己的民族,自己属于这个国家和民族,应该去保卫国家和民族。红十字军东征有十次九次那么多,一开始他们派出的是由骑士们组成的红十字军,这些骑士们从小受过爱国家、爱上帝、保护国王、捍卫骑士荣誉的教育,在战斗中尚能不怕牺牲、勇敢向前,所以他们的战斗力还是可以的。到了后来欧洲的国王和教皇们,派出了一支由手工业者和无业游民组成的红十字军。这群手工业者和无业游民遇到阿拉伯的军队就溃退了。这些骑士的思想和精神当然不是完全正确的,但起码他们能为了国家而战。”

  “骑士精神就是扶助弱小呀。”

  我说:“骑士的这个精神是正确的,但他们信仰的基督教却是不完全正确的。另外,蒙古骑兵彪悍、强壮、能征善战,他们能骑在马上边骑边射。而且蒙古骑兵很有战术修养,很会使用诱敌深入的计谋。要跟这样一支强大的军队作战是需要勇气的,而我们的一伙爱国诗人,他们都没有什么至高无上的武功,他们又怎么有勇气跟蒙古人打仗呢?”

  “他们可以拚死一战!”

  我说:“但是蒙古兵这么强大,拚了命也打不败蒙古兵,大家还会上战场拚命吗?”

  “应该要有勇气。”

  我说道:“勇气其实来源于自信,要相信自己可以打败强敌,才会有勇气战斗。《阿凡达》我们看过了吧?”

  “上次在电脑上看了。”我儿子说。

  我说:“地球人科技发达、武器先进,但阿凡达人有举弓射日的勇气。他们骑着与他们心灵相通的飞龙,把箭射向了地球人的战机。虽然箭射到了战机,对战机丝毫无损。但阿凡达人并没有气馁,而是继续思考怎么打败地球人,最终把地球人引入了使雷达失效的区域,而打败了地球人。”

  “确实啊,阿凡达人即使面对这么强大的地球人,也没有失去战斗下去的信心。”

  我说:“几位爱国诗人也不是抱着以卵击石心态战斗的,他们相信自己堂堂七尺之躯是可以打败蒙古人的,他们在文学作品中表现了他们的豪迈气概。而且辛弃疾敢于率领五十多人,杀入几万人的金兵兵营,把叛徒抓了回来。陆游在四川抗金的最前线,常常侦察敌营思考破敌之术。文天祥能为南宋制定了一系列详细的计划,认为联合福建、湖南、广东的有志之士,人民都奋起抵抗,一定能打败蒙古,因此文天祥也成为了南宋最后一位宰相。”

  我问儿子:“这几位爱国主义诗人是有思想,他们有勇气对抗入侵者,我们有没有勇气对抗入侵者呀?”

  “我难道没有思想吗?我当然也有勇气对抗入侵者了。”我儿子高兴的说。

  我说道:“我们祖祖辈辈是农民,但通过学习也是会有思想的。岳飞和他的恩师宗泽,他们都是农民出身。宗泽世代务农,三十岁考到了进士,到了六十多岁才被重用于抗金。宗泽面对强悍的金兵却并不惧怕,首战就用神宗时发明的神臂弓打败了金兵。第二年,宗泽率兵在开封,与金兵打了13仗,场场获胜。建炎元年,宗泽以67岁高龄招集200万义兵守开封,与金兵遥相对持,并于第二年大败了金兵。在守开封的时候,宗泽还发明了一种战车,这种战车由六七名士兵推着行走,前面是一大块木板。木板上有一些箭孔,士兵可以从箭孔射箭。这种战车可以阻挡金国的骑兵,还可以大量的杀伤金兵,威力很大。”

  “这就是古代的坦克呀,只是上面没有炮,而是装了机枪。”

  我说:“岳飞出身农民,不过他喜欢学习。在没有投靠宗泽前,岳飞还是一个低级军官。当时的宋朝跟爸爸所在的纺织论坛是一样的,都是写贴和发帖的。无论多小的官,都可以直接发帖给皇上。岳飞在当低级军官时也学会了写贴,还为国事发过帖给皇上,不过因此得罪了朝廷上的奸臣被削了职。岳飞后来还写了一首流传千古,而又深入人心的《满江红》。爸爸将这首满江红朗颂一下给你听。”

  我朗颂道:

 

  怒发冲冠,凭栏处潇潇雨歇。
抬望眼,仰天长啸,壮怀激烈。
三十功名尘与土,
八千里路云和月。
莫等闲白了少年头,空悲切。
靖康耻,犹未雪;
臣子恨,何时灭!
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。
壮志饥餐胡虏肉,
笑谈渴饮匈奴血。
待从头收拾旧山河,朝天阙。

 

  我问儿子:“这首诗有那几句好的呢?”

  “怒发冲冠”我儿子说,“这里表现了岳飞对金兵的痛恨。”

  我说:“全诗都是在这种悲愤的感觉中进行的,到了后面岳飞还要去吃金兵的肉、喝他们的血,岳飞完全都变成了一头野兽。全诗唯一带有浪漫色彩的是‘八千里路云和月’,在岳飞连夜行军的时候,也曾有关心过天上的云和月亮。怀着激烈壮志的岳飞,也就写下了这首流传千古的《满江红》。”

  “也是的,没有注意到岳飞变成了野兽。”我儿子开玩笑的说。

  我说道:“从他的‘待重头收拾旧河山’,可以看到岳飞的豪情。他有决心有信心把河山像积木一样收拾好。当然岳飞的武功是很了得的,他从小就从名师那里学习射箭,可以左右各拉三百石的弓。在这里岳飞的双臂已经变成武器,当然那个是在古代,现代是不需要这么强悍的手臂,现在是需要更远程更精准的打击了。

  “现在一个原子弹就可以了”我儿子说,“所以我也不用太多体育锻炼了,在电脑上启动导弹就可以了。”

  我笑着说:“体育锻炼是为了健康,不是为了有强悍的身体。”

  从中国的农民,我想到了古希腊的农民们;从武器我想到了战法,我又想到了希腊和波斯的那场战役。

  我说:在古希腊和波斯帝国的马拉松战役中,当时波斯的实力非常强大,他们多民族的联军达到了一百万人,而希腊凭着他们英勇不屈的精神战胜了波斯大军。但从武器和战术上看,他们双方都有不足。希腊使用的是由农民组成的强装步兵方阵,这些农民步兵都是自备的、由多层亚麻布和铜片组成的盔甲。他们手拿的是两三米长的长矛和直径达三尺由木和铜组成的盾牌。

  “希腊人还将布作为盔甲”我儿子感兴趣的说,“不过很多层的布刀剑确实不一定砍得进去了。”

  我说:“希腊的强装步兵方阵防御能力很强,能经得起弓箭和骑兵的冲击。但是移动很慢,如果敌人不与希腊的重装步兵方阵决战,而是骚扰以及多次的从侧翼向方阵攻击,希腊的重装步兵方阵就会失败。但波斯人也不聪明,他们利用自己人数众多的轻装骑兵和步兵,向希腊重装步兵方阵发起了冲击,最后遭到惨败。”

  “猛冲猛打也不一定是好的。”我儿子说。

  我想战争的胜败跟武器的是否先进、战术的是否恰当有非常大的关系。古希腊不太正确的重装步兵方阵,却领先了强大的波斯帝国。成吉思汗是从波斯骑兵的猛冲猛打得到了教训,还是从狼那里学到了骚扰的战术。古希腊是崇尚文学、艺术和哲学的民族,他们的农民打败了游牧的波斯帝国。但同样喜欢文化艺术的宋朝却最终失败了,原因可能是朝廷太过腐败,也可能是蒙古铁骑过于的厉害,他们的战术得到了提高,所以征服他们了欧亚大陆。

  丹霞山是广东最高的一座山,但它却是不怎么出名的。很多其它省市的朋友,可能都不太知道它。爬上丹霞山不需要花太大的力气,爬上丹霞山也比不上爬上乞力马扎罗的雪豹那么感人。海明威为了找创作题材到了非洲,发现了乞力马扎罗山上的那只豹子,震憾了整个世界。而我爬上丹霞山,找到的人生的正觉是“再上一层楼,多一半世界”。在白水赛我们奋力攀爬,没有爬上山顶,在罗浮山我们也没有爬上山顶。这次在丹霞山,我们终于登顶了。

  这次游韶关我跟儿子讲了一些、我自己也思考了一些国家民族的问题。我分析出来的结果是,一个国家的盛衰,跟这个国家的统治阶级是否腐败有很大关系。一个民族或国家的是否强盛,以及在战争中的成败,跟是否懂得爱国的道理有很大的关系;跟这个民族是否具有勇气有很大的关系,而勇气应更多的是来源于思想,敢于面对强大敌人可以思考出打败敌人的方法;还跟是否掌握最高的科学技术有很大的关系,使用的武器和战术有很大关系;而跟是否具有更加多的游牧民族性格没有很大的关系。在古代还可以把身体当武器来使用,但到了现代就要靠科学技术,使用战机、战舰、飞船这些武器了。彪悍的游牧民族性格一旦遇到挫折就会被完全的摧毁,强悍的金兵被岳飞打败后,即使在背后也只敢叫岳飞“岳爷爷”。我感觉到我的这些想法是有悖于我喜欢的《狼图腾》的。

  在爬白云山的时候,我跟我儿子讲了如何做人的问题,希望他不断地去爬人生的高山。而这次我跟我儿子讲了,我自己也思考了,人生、民族和国家的问题。那么更高的高山,会是什么问题呢。